都来读 > 雄狮劲旅 > 第233章 :德国闪击法兰西

第233章 :德国闪击法兰西


第233章:德国闪击法兰西

        西线的马其诺防线,法国士兵悠闲的站岗。w  .  v    m)德国曾经最担心的英、法军队从西线出击的事态并没有出现。这让希特勒轻松地拿下了波兰南半部领土。取得了胜利后,德国又开始准备下一场战役了。

        如何拿下利时和法国,对于德国军队将领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法国军队人数并不少,武器、炮火一点也不次于德军。但是,法国的飞机明显有着劣势,而且最大的问题是战役战术思想老化。

        作战计划首先是由德国陆军参谋总部制定出来的,代号是“黄色方案”。但是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坦因很讨厌这个计划,认为较老套。曼施坦因即而提出里自己的看法:“把德军的进攻矛头对准央,而不是右翼。用强大的德国装甲部队对阿登森林地带实施主要突击,也可以说阿登森林地带是一个具有战略决定性的突破口。”

        由于拿不定主意,指挥部决定把未来的作战计划交给元首来定夺。携带“黄色方案”的空军军官的飞机迷航迫降在利时,有部分件落入了英,法手,这让还未实施的计划已经暴露。

        于是曼施坦因再次提出他的作战计划,可他却没有想到,支持自己的竟然没有一个将领,而且陆军总司令布劳希与总参谋长哈尔德强烈反对这个计划。看到希特勒在思考,古德里安却对曼施坦因的计划做出了解释。

        “元首,对法国的进攻应该通过阿登森林进行,森林提供了理想的伪装,并且,通过这一地带其实远大家想像的要来得容易的多。”

        希特勒微微一笑:“你和我想到一起了!我们的目标在于占领英吉利海峡各港口,不仅要占领英吉利海峡各港口,而且还要继续进行一个大规模的迂回运动,使我们的右翼军队通过利时和法国北部,越过塞纳河,在巴黎以南折向东方,形成一个包围圈,歼灭法国的残余部队。

        现在我们无需为俄国战线操心,占领英吉利海峡沿岸,逼迫法国投降,从而切断英国和它的盟国的联系,同时取得海空军基地,以便不断骚扰和封锁不列颠群岛。我们可以再把注意力转到东方而无后顾之忧。”

        “既然元首已经看出了曼施坦因将军制定的计划优势,我们必须尽快动手!”

        “对,马命令前线按照这份作战计划去执行,我们要速战速决!”可能是古德里安的赞同让希特勒不再犹豫,坚定不移地做出了准备出击的命令。

        “是,元首!”

        一战前的德国参谋本部藏龙卧虎、人才辈出,至今仍然令无数热血男儿心向往。在一战后也是世界陆军之强,莫过于德国。希特勒命令他的军队通过阿登森林这一“不可逾越”的地区,对法军防线最薄弱的环节来一记狠狠的重拳。

        领导先头坦克师的,不是别人,正是埃尔·隆美尔,在得到首次运用于战场的俯冲轰炸机的帮助下,以摧枯拉朽之势撕开了法军的防线。随即,由古德里安领导的第19装甲军——德国最精锐的装甲部队迅速攻入。很快,法军防线由被撕开口子、突破防线、开始崩溃、最后走向了全线崩溃之惨境。

        左孽麟坐在总指挥部观看着这场精彩的战役,各个战区集团军指挥官、军长、师长们也在闭着呼吸在观赏这场战役,当法国全面沦陷后,他们已经在指挥部大厅整整坐了七天时间。丁潇逸在大屏幕面前严肃的观望着精神猥琐的将领们。

        “你们感觉很困乏是吧?这是德国军队指挥官的高明之处,也是当今最高战术水平的典范。大家看完了有何感想?谁能把自己的亲身体会讲述给我听?”

        “报告,卑职对这场战役前后有自己的评判观点!”副总参谋长郭寄峤立刻站起来请求阐述自己的谈论。

        “好,大胆说,想到了什么都可以直接讲!”丁潇逸鼓励的笑了。

        “法军失败的一点也不冤你,因为他们太蔑视自己的敌人了!首先,法国将领在战略出现了误判,认为德军攻占波兰后会继续东进与苏俄开战,故而不仅在德波战争期间"静坐"。而且在德军西进企图很明显的时候仍不做准备,在德军进攻后乱作一团。

        其次,战术过于迷信防御战和马洛防线,对于德军绕过马洛防线实施装甲部队大规模穿插的战术完全无法应对。第三点,对于飞机和坦克的作用不明确。德军坦克的高速穿插加飞机的狂轰滥炸使得法军完全无法像一战那样组织起防线,往往是防线还没组织好,德军坦克已经冲过去了。

        即使是勉强组织起的防线,在德军飞机的轰炸下也难以组织起有效抵抗。德军这次在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理论表现的特别突出,但这种作战除了兵力兵器的要求外,对兵员素质、最基层的指挥官、和最高层的指挥官都有很高要求,如果陆空军完全脱节,步兵进攻没有坦克飞机支援,坦克进攻没有飞机、步兵支援,这场战役胜负将会是另外一种景象。

        总体的数量、质量优势真打起来会发生逆变,这让卑职想起了国军过去作战经常战败的主要原因。德军指挥官在集力量进行打击这一方面高度娴熟,尽管对手少了近100万的军队和只有对手三分之二的大炮和坦克,但德国还是撕开了联合防线最薄弱的地方,并把法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弃械投降。

        德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压倒性的胜利,从作战计划,前线指挥官的精明、后续部队的果敢、空军的配合等方面都有体现,他们胜在了每一个环节,而不是某一个人身。而法军却完全败在了指挥官身,这和我们当初面临倭军的时候一个样!”

        丁潇逸高兴地笑道:“好,郭参谋长最近又有了提高,你已经开始成熟了!坐下吧。”

        “是,司令!”

        郭寄峤坐下后,丁潇逸用锐利的目光扫视了大家一周:“国军体系也是德军的作战理念,我们的老师并不错,但我们做学生的却完全没有把本领学到家!倭军怎么能经常以少胜多打败我们呢?难道仅仅是武器装备我们占据着优势?

        不,完全不是这样!我已经给大家播放过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各战场国军的表现,最大的问题是各军之间没有默契的配合,有些指挥官打得很不错,可因为其他指挥官的怠慢和畏战甚至退缩导致一场战役完全失败!像这样的指挥官我们有多少?大家心里明白!

        所以,今天我在此郑重其事的告诉大家,未来战场将会更加凶险,如果能力不够的请自动辞职,免得在未来把士兵兄弟们送死亡道路,更免得我们泱泱大国有这样的无能军人背无尽的耻辱!

        各位,军人的使命是战争,这不是两个人的武,它要求的是整体配合,更要求每一个指挥官有一个清晰、精明、果敢的头脑。各级指挥官考核将在七月份正式开始,如果你已经感觉到了不胜压力趁早退出吧,免得到时间更加难看!散会!”

        “是!”

        这场实战观摩结束后,薛岳站起来乐呵呵的笑道:“丁司令,你已经把各战区的指挥官们逼疯了。”

        “如果不知进退只能自寻其辱。”

        李德邻苦笑一声:“过去都是凭战功和关系提升部下的,他们当有很多都不怕死,这样被裁掉了岂不是太无情了?”

        “我们是军队,不是敢死队!而我也不需要敢死队,我需要的是一群智将、勇将,只有智勇双全才是最好的指挥官。一个无能的指挥官会把一群士兵们带死亡道路,如果因为同情某些将领,而把一群士兵送绝路,李长官认为这样合适吗?”

        “这——”

        丁潇逸坚定地说道:“我们不仅需要智勇双全的将官,还要从个人情操和爱国情操、德等各方面去评判一个指挥官是不是合格的将领。一个泱泱大国难道挑选不出来十几万军官、将领?因为同情某些人而不顾国家、民族大义,我丁某是坚决不答应!”

        卫俊如站起来说道:“卑职同意司令的观点,最近我在远东想到了很多,每一天看着辽阔的疆土心忍不住激动。富国必须强军,没有军队保护,你的财富只能成为被强者掠夺的借口,失去财富的同时也导致国土沦陷,这样的悲剧不能再演了!”

        杨耿光总参谋长对各战区司令官严肃的说道:“别以为我们国家安全了,别以为我们未来没有战争了!我们还没有把倭国彻底干掉,为了华大地未来的安全,我们还要记住这场战争把一切潜在之敌彻底击败,要确保我国南部更加安全!

        各位,陆军未来还会面临着又一次裁军,因为我们要把空军、海军发展起来,陆军过于庞大会消耗大量的军费,这是给国家财政造成了负担,也会让我们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无法更换!

        所以,军政部和丁司令协商后最后决定空军发展到三十万人,海军未来最低也有二十五万人,有了强大的空军和海军,陆军不裁撤能行?部队越少战斗力要求越高,各级指挥官要求更加严格,这是我们要考核的真正目的!”

        李德邻点头说道:“我明白了,应该考核择优录取,卑职坚决支持考核制度!”

        “支持!”

        “我们战区也支持!”

        丁潇逸微微一笑:“各位,回去后要把德国闪击法兰西这场战役好好地总结一下,郭寄峤敏锐的抓住了德法两国指挥官的优点和缺点,也把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理论简单的提了出来。并且还明白德国要和法国、利时开战的原因也讲了出来,这说明他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参谋长了。

        但是,他说的并不完全,其要点是德军实力不足以应付两线作战。希特勒对于世界的贪婪也决定了他必须以占领整个欧罗巴为首要任务。侵略波兰后,下一个目标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西欧头,冒险精神加孤注一掷的思想成了曼斯坦因计划的成形并实施。这是这场战役出现的真正因素!

        战争的运行本有其客观的规律,军事谋略的成功,并非由于其天衣无缝,而是由于当事人为客观规律所支配,无法做出有效反应。军事计划不是未来学,我们没有权力要求所有指挥官料事如神。军事理论与军事谋略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这是考验各级指挥官在指挥如何去发挥的问题!”

        本来自    /html/book/40/40932/


  https://www.dldwx.cc/xs/122320/5797348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