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那山那水那蓝 > 六十八

六十八


西方发达国家坐拥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医疗科技资源,口口声称是人类的救世主。如今却丝毫没有怜悯之情,西方主流政客除了幸灾乐祸外,什么也没有做。不管人家如何冷漠无情,落井下石。嘲笑和挖苦是压不倒中国人民。因为中华民族是不断从战胜苦难中走出来的伟大民族。

  大难见英雄。源源不断的各省医务人员和国家队一样,前赴后继冲向疫情防控一线战场投入到水深火热的战斗中。

  此时此刻,不分年龄,不分行业,每个人每个家庭打开电视,手机,电脑无不为这些平时普普通通甚至毫不起眼的医务人员的英勇无畏精神致敬。

  云平更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直扑一线“战场”的普通医生的精神和连续超负荷工作,保卫人民群众安危担当责任喝彩。他们没有受过军队训练却能向军人一样勇敢,有组织,有纪律,忘我精神,科学协助,不顾个人安危地投身阻击凶恶的“敌人”。这在西方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他们甚至妒忌中国人从骨子里表现出来的团结一心的精神。但在中国很正常,因为这是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底色。

  物质严重缺乏,西方超级大国西霸国和它的小跟班坐看笑话。这样幸灾乐祸是打不垮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面对困难,中华儿女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誓言一定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楚河胜,就楚天胜。楚天胜,就全国胜。”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敌人”是全新的病毒。人类对它的了解知之甚少。特别是随着感染人群大爆发,死亡率迅速飙升,在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之下,恐慌情绪在全国蔓延。一线战场上很多医务人员被感染,甚至不少医务人员包括专家也因此倒下长眠了。

  面对如此陌生又如此凶恶的“敌人”,人们终于从心底里开始紧张起来了。希望科学家们能快速找到特效药。然而特效药是需要科学,需要临床试验,这过程都需要时间和努力。

  我国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开发与研制中,第一次跑在世界的前面。全程掌握了科技的主动权。这让西方发达国家非常不爽,它们希望我们再次跟17年前的非典疫情那样,在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中,远远落后于西方。它们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却袖手旁观。在西方政客的眼里,他们永远认为我们就该是那昏庸无能,科技落后的晚清国家。

  医生也是人。他们也是有家庭的血肉之躯。媒体记者问处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怕不怕。他们都笑笑说道:“说不怕是假的。但现在国家有难,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我们医务人员都不上,那让谁上呢?”

  这话虽然说得很朴实却十分实在。当前,面对凶恶的陌生新型冠状病毒,人人闻风丧胆。

  全国人民都热烈期盼着有超人出现,希望把凶残的病魔消灭掉。然而,“超人”确实已经出现了,他们就是一群群奋不顾身的普通医务人员和医务专家及医学科技工作者。他们舍弃小家救大家。

  其实,他们不是超人。他们就是听从祖国号召的普普通通全国各地汇集到一线战场的医院医生工作者。他们不是铜墙铁壁,他们也是正常人,也是会被病毒感染,也已经很多倒在病毒的魔爪之下。然而,正是这些平凡可爱的医务人员和所有冒着生命风险的勇士以及全国各地上下一心听从指挥的人民群众。大家众志成城,构筑一道钢铁防线,阻击病毒蔓延,挽救更多生命。同时,为世界其它国家赢得宝贵时间。

  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了很多令全国人民深深敬佩的大无畏精神的英雄。其中有几个特别突出的英雄代表,他们是李爱民院士、钟爱国院士、陈国威院士、张定力院士、张中一院士。

  从战“疫”打响的第一刻开始,张定力院士所在的楚河市精英堂医院已如暴风雨下的孤舟。

  这位身患渐冻症的院长对手下说了这么一段硬核的话:“我们已经站在一个风暴眼上,必须保卫我们的楚河市,保卫楚河人民!”

  作为扎根医疗一线的杰出代表,作为渐冻症患者,张定力疫情期间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为打赢楚天保卫战、楚河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

  疫情爆发前夕,2019年12月27日晚,是张定力命运曲线中的一次空前波动。像往常一样,楚河市精英堂医院院长张定力留在办公室。

  又到年底,正值呼吸道疾病和常见传染病高发期,他邀了副院长留下,想聊一聊。两人刚刚打开话题,手机响了,本市同行医院的一位专家打来电话。

  对方语气急迫:有一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肺部呈毛玻璃状,疑似一种新型传染病。寥寥数句,却在张定力心中刮起一阵飓风!

  张定力所在单位是楚河市唯一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相关法律规定,传染病患者要定点集中治疗。

  张定力语气坚定:“你们做好准备,我马上通知值班医生,带车接人!”可就一会儿,对方又打来电话。

  病人不愿转院——总有患者忌讳“传染病”三个字。

  几个小时后,初步基因比对结果提示:一种类似于17年前非典疫情爆发的元凶SARS的冠状病毒!

  隐匿在暗处的病毒开始发起进攻。12月底,张定力得到信息,楚天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出现几名奇怪的发烧患者,所述病状与同行医院的那名患者类似!

  张定力马上安排副院长亲自带队,前往会诊,并叮嘱务必做好二级防护,出动专用负压救护车。最后,他一脸严肃地下令:每名患者单独接送,一人一车,不要怕麻烦!

  就这样,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直到深夜12时左右,患者被陆陆续续接入精英堂医院南七楼重症病区。

  也就是从此刻开始,张定力置身于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疫”,一场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抗疫战斗。

  春节前后病人暴增,几乎每两天就要开一层楼。眼看这个病区要收满了,另一个病区马上准备清理、消毒,工作量太大了,每个人都绷紧了弦。

  这是张定力“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但他语气坚定——“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

  英雄的样子,不过是普通人披上了战袍。每日灯火通明的精英堂医院,张定力以“渐冻”之躯冲锋在前,拖着高低不平的脚步追赶时间,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2800余名患者,其中不少为重症、危重症患者。在最初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正是张定力率先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送检,为确定病原赢得先机。而他所率领的楚河市精英堂医院240多名党员,没有一个人迟疑、退缩,全部坚守在急难险重岗位。

  迅速隔离、开辟专门病区、完成清洁消毒、紧急调配设备物资人员……事实证明,这一系列教科书般的操作让精英堂医院没有出现大面积院内感染事件,始终稳稳地成为楚河市重症救治的主战场之一。

  因为患有极为罕见的“渐冻症”,张定力的生命正在倒计时;他的爱人感染疾病,在另一家医院生死未卜。这一切,他从未主动对人言及。而他说得最多就是:“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

  除了西医,中医也在这次疫情爆发中心投入实战。

  在如今西医科技一统天下之际,说了几千年的中医的确被越来越边缘化。

  在疫情爆发期间,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这是考验中医最佳的历史时刻。牛皮不是吹的,医学是靠实力说话的。是骡是马拿出来遛一遛,大家有目共睹。

  从感情和自己的经历说,云平是相信中医的现实价值的,但一切都要以实战来说话。

  张中一院士,是这次国家队派出到疫情爆发中心楚河市的唯一一个中医医疗队伍。

  在30分钟浸泡后,一堆堆按比例配好的中草药被倒入巨大的汤锅。

  又过了1个小时,100多台煎药机不断冒出白色的蒸汽,车间里充满了浓郁的药草味道。出锅的汤药,被快速封口、打包,送往楚河市各医疗机构、社区等地。

  这古老和现代交织的“中国式抗疫”一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率先倡议采取这种“中药漫灌”方式控制疫情的张中一,因此走入公众视野。

  戴一副方形眼镜,两道浓眉,目光坚定,出现在镜头前的张中一总是稳健沉静。他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也有人质疑,数万人喝一个药方,这还是辨证施治的中医吗?

  “传承千年的通治方略,要用实战重拾大家的信心!”张中一的话掷地有声。

  张中一的信心,来自插上现代化翅膀的中医辨证之治。“一种新出现的疫病,中医关注的是病毒入体后人会出现什么反应,医生由此辨证论治。”他解释道。

  在登上去楚河市的飞机之前,72岁的张中一就带着团队紧急编写出一个有关新冠肺炎证候的调查APP。下了飞机,他设法垫购了100台手机,把这些装了调查APP的手机发给病区里的医生,请他们拍摄患者舌象照片,进行证候调查。

  现代中医是需要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之上的,数据化是现代科技的基本特性。没有数据的凭空想象不是医学。

  一个星期后,来自20家医院的1000多例确诊患者的证候学依据被传至后台。经过大数据运算,“病情演变图”开始逐渐清晰,“湿毒疫”的核心证候特点等共识也很快形成。

  “只要证候的实质不变,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对于病人怎么去诊断、治疗和康复,都有了基本的把握。”张中一说。他的信心,来自历久弥新的中医救治之道。

  在17年前非典疫情时,张中一的一位朋友感染了病毒,想试试中医治疗。他研制的药方立竿见影。这件事促成他请缨成立了两个独立的中医“红区”,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

  “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它的理念、方法并不落后。”张中一坚定地认为,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很多困难和挑战,可以从中医药学中得到启发。他把中医救治中的整体思维,转化成一步步抗疫“先手棋”。他从几万份中药组分中筛选出有效的中药组分,并带领团队从虎杖、马鞭草组分中提取出有效成分,研发出“宣肺败毒颗粒”,成果被写入国家诊疗方案。

  疫情暴发之初,有人嘲讽“中药漫灌”是给民众“安慰剂”,他在电视上坦然回应:“中医药起到了治疗作用,也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因为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治疗,是恐慌。”

  在疫情形势最胶着的时刻,这位中医老将身着写有“老张加油”防护服,巡查病区问诊患者,看舌象、摸脉相,对症拟方……有时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医生也是人。在不分昼夜地高强度工作下,张中一的胆囊旧疾复发,必须立刻手术。他瞒着家人,自己签下了手术同意书。为了不让外界知晓病情影响士气,术后第二天的视频会议,他把上衣套在病号服外,衣领拉高,在病房角落的木椅上坐了整整4个小时。

  大面积“中药漫灌”显著降低“四种人”确诊率,90%以上确诊患者使用了中医药,中医药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中医药在“根据地”赢得了尊重,留肝胆于斯地的张中一也感动了无数人。

  虽然没有特效药,但中医“宣肺败毒颗粒”在这次疫情爆发中发挥了实打实的中医力量,减少死亡率,稳定人心。这是全国包括全世界人都亲眼目睹的。

  一边大家要听从指挥,居家生活。一边祖国又需要奋战一线的组织工作者。这时候,是所有共产党员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时刻。平时可以喊口号,关键时刻就要顶得上。

  娇娇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接到上级通知要去站岗。

  她也害怕。现在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是人人谈之色病,风声鹤唳。云平也有点担心,不过他想了想:“国家现在真的遇到了大灾大难,如果人人都躲起来,那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没有办法打。如果不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家经济将遭遇重创,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成果将付诸东流。将更成为傲慢的西方政客的笑柄。”

  于是,云平对娇娇说道:“我们现在都处在历史时刻,正是你们党员奉献精神的实际行动时候。说不怕,是不可能的。做好防护,戴好口罩,洗手消毒,该做的事还是需要去做。”

  娇娇道:“单位有几个党员说生病了。这么巧,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本来大家轮流去,还好些,现在我要经常去了。”

  云平道:“我相信,有一部分人临阵脱逃,但那毕竟是极少数人。而你看每天还是那么多从全国各地涌现出来前往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中,有的还是小姑娘,为了疫情防控阻击工作,把美丽的秀发都给剃光了跟我一样的光头样子。现在祖国需要的就是这样忘我精神的拼命勇士。你现在站岗属于后方,相比前线风险要低很多很多。”

  “嗯,都不去。就没人去了。等下你送我去。上下车帮我消毒一下。”

  现在全国各地社区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出入需要登记。外来人统统被劝回。

  这种面对面交流登记其实也存在感染风险,而且很不方便。江南城科技公司第一时间推出了全球手机健康绿码通行证。大大方便了哨岗的通行速度,又安全又快速。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所有能使上劲的单位和个人都不惜代价地在默默付出。

  随后,国家立马就在全国推行手机健康绿码通行证。科技防疫,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科技力量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显身手。不仅医务人员在大量投入战场,还有科技机器人也来帮忙给病人送餐送药消毒等。

  感染病人的急速递增,为了更加有效管理和救济病人,国家动员力量在楚河市疫情爆发中心,两个星期内建立了两所高标准的医院。即使这样,依然没有办法控制指数增长的感染病人。勤劳聪明的中国人想到了建立方舱医院,集中把感染病人应收尽收,把感染源彻底切断。这么聪明有效的创意,居然被西方不怀好意的主流媒体报道成是“集中营”。国人再次领教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傲慢与冷血。

  数字化科技时代,无论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还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刻体现着。

  云佳和小乔建立了兄弟微信视频,大家没事打开手机可以一起面对面交流。相互传授厨艺,甚至在网上打牌,隔空喝酒。

  因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所有与疫情防控没有直接帮助的行业企业公司及活动全部停摆。大家憋在家里想着各种花样打发时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现在云佳和小乔的美体内衣玩不下去了。他们跟着大儿子飞飞一起生活。这也得益于云佳和小乔当时为自己留了一手即把实体面料生意转给大儿子而且不让大儿子插手他们的美丽“美体内衣”事业。

  虽然,发达的网络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兄弟姐妹一家人如在眼前。不过,因为思想观念的差距太大。没有聊几天,大家就没有什么兴趣了。

  云平依然喜欢自己看书。偶尔写点什么的。看书最舒服,也是最幸福的。

  在这边娇娇的亲戚朋友圈里,每天都在转载疫情的八卦新闻。又说江南城今天接受了很多滞留在国外的楚河市游客。这些游客都是国家派出专机从西方国家接回来的。因为西方世界最早跟中国切断了空中航线。

  很多楚天省包括楚河市人,在封城之前就已经出国旅游了。

  面对每天铺天盖地的疫情报道,云平只看权威报道。他劝娇娇不要一天到晚有事没事就看着八卦新闻。这样太累了。

  事态是要关注,但一定要看权威报道。而且每天只要早晚看几分钟就可以了。一天到晚不停看着也是重复又重复的内容。虽然网络发达是好,但一定不要去造谣,不要去传谣,不要去信谣。

  云平直到权威媒体报道后才确信,的确有许多滞留在西方国家的楚天省旅客被国家包机送到江南城机场下机。同时,报道也非常详细说每个下机的旅客都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整个过程做得非常严密。

  云平看着娇娇的亲戚朋友都吓得怨天忧人甚至在乱骂。于是云平就跟娇娇说道:“国家在危难时刻,依然不忘把滞留国外的国人接送回来。这正说明我们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团结。以前,我不知道我们江南城的医科实力这么强大,既然江南城有这么雄厚的医科实力,这时候为国分担责任,这是义不容辞的。既然江南城政府有担当,我们能想到的忧虑,政府早就想到并做了积极准备。所以你不要跟他们那样在微信群里瞎嚷。我更担心的是養養自那次核酸检测结果正常后,又是一天到晚在我们家进进出出的,又在机场高风险的地方上班。”

  听云平这么一说,娇娇就不再在亲戚朋友圈里转发有关疫情的八卦新闻包括病毒的起源等。

  面对突如其来气势汹汹的疫情,云平的对策是既不过分害怕也不掉以轻心。一切听从政府号召,积极做好预防,相信国家和政府。

  不过,对于養養,云平真的无话可说。每天进进出出的,回来也不换鞋子衣服,还把口罩戴在家里,好像很时髦似的。不像娇娇值班回来都会把衣服鞋子口罩脱在一楼下晒太阳或者消消毒。虽然房子大,有養養这样没脑子的人在,根本不安全。还不如自己有套小房子。

  云平心里头又有想要自己的房子。虽然云平从来都厌恶炒房,但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自己的房子真的很需要。寄人之下或者租人家房子,的确没有支配的主动权。但现在疫情期间,各行各业都停摆,想要去看房子买房是不现实的。从事实上看,这次新型冠状疫情比17年前非典疫情严重得多。疫情还在快速增长而死亡人数比非典疫情的所有感染人数还多。全国大小城市的公交全部停运,这在非典疫情时都没有这样。实在要出门的人也只得开自己的家庭轿车。看来家庭轿车的确是幸福生活的标配。不过在缘起湖边确实不太用得着家庭轿车。

  对于家庭轿车云平喜欢又不喜欢。

  喜欢的是居住在城市郊区乡镇特别是远郊区的人们,有家庭轿车上班或者出门十分方便。刮风下雨,冬寒夏热也不怕。但是车来车往的生活的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而且频繁的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夺取生命的杀手。说实在,云平一点都不喜欢车,无论是大车小车,还是公车私车。这也是为什么云平喜欢在缘起湖边居住生活的真正原因和要选择在历史步行街旁边居住生活的原因。幸福生活不在车上而是在款款步行之中。

  由于无知和任性终于又带来了麻烦。晚上吃饭时,鸳鸯一直等着養養没有回来。她打了一个电话给養養,结果是養養又被隔离了。因为和她一起上班的另一个同事发烧了。如果那个同事确诊是新型肺炎,那么養養所接触的人全部都要隔离。

  这让鸳鸯又惊慌失措。这时鸳鸯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才知道政府不厌其烦地劝告大家不要窜门,时刻保持距离才是关心才是尊重。

  鸳鸯顾不了老脸赶紧劝高二带他们的孩子离开。

  高二不想去,就说道:“没什么的,大不了就去医院住几天。反正国家对所有新型肺炎患者都是全部免费治疗,而且还照顾得特别周到,连三餐饮食都是免费提供的。”

  看高二这么个脸皮,鸳鸯搬出了安安和静静,说道:“我们年纪大了,去医院倒无所谓,死了就死了。安安和静静还小,而且你们也有两个孩子,不管怎样说,为了孩子们,你还是带着你的孩子各自回家隔离吧。”

  听丈母娘说得这么坚决,高二也不好意思再赖下去。赶紧打包带着自己两个女儿走了。

  一家人都陷入慌张中,现实已经这样了。云平打起精神对娇娇说道:“事已如此,害怕也没有用。当然,新型肺炎的威力远远超过了非典。目前依然没有特效药,中医没有,西医也没有,全世界都没有。不过,江南城的医疗技术雄厚,在江南城医疗的这么多新型肺炎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目前还没有一个死亡病例。这说明还是有很多办法来救济的。”

  娇娇接声道:“有什么办法呢?碰上養養这个没头没脑的一家人也算倒霉了。”

  “这也是你母亲的缘故。跟他们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终究不会幸福到哪里去的。”

  “要是真被隔离了,就要狠狠骂他们。”

  “算了吧。真的被隔离了,我觉得更对不起那些处在一线战场上的白衣战士。他们那么多被感染甚至倒下的不说,就是天天处在高负荷工作状态中,从病房中走了出来,揭下口罩手套,满脸都是被压皱的伤痕,有些还过敏,脱下防护服后全身都湿透了。我们帮不了忙,还给他们添乱,真不应该呀。以后还是自己买房去。现在養養同事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了,也不需要这么悲观。你没听专家说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不要怕,国家和政府是坚强依靠。你看国家这次新型肺炎实行全免政策,这就是对人民生命健康最强大的保护。这次新型肺炎的平均费用都是极其昂贵的,许多重症病例的费用远超人类第一杀手病魔癌症治疗费用。怪不得西方国家媒体对咱们国家实行免费救援感到不可思议。”

  娇娇道:“如果平时都是这样政策,那么我们买的商业保险就浪费了。”

  “这是特事特办,等疫情过去了。还是要恢复正常状态的。买点商业保险做补充,应该是不会错的。”

  随着国家医保制度和力度完善,购买昂贵的商业保险越来越受争议。云平觉得适当买点正规的商业保险作为国家医保补充还是应该的,但不要被商业保险公司忽悠买太贵太多。

  癌症一直是人们健康的巨大威胁,在去年国家现代生命发展指数调查显示,国人目前最担心自己得的病症正是癌症。

  中医与癌魔斗争也是有上千年历史了,然而直到今天癌魔依然是人类健康第一杀手。

  一个人得了肿瘤,来医院看病,如果他看外科,多数外科医生会说要手术,如果他看放射科,放射科会说要放疗,如果看的是内科,医生可能说你先吃点药。当然,有的病完全不能手术的,外科医生也不会留你。关键就在那个灰色地带。哪一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而言是最佳,没有哪一个明智的医生愿意断言,因为任何一个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是有限的。可是患者就这一条命,选A就不能选B。

  因为每个个体都不一样,每个肿瘤在不同发展阶段与程度的治疗不一样,每个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一样,这导致任何一个个体的癌症都没有一个非常明确解决方案。

  晚期的癌症,尤其是远处已有转移的癌症,治疗目的通常是减缓肿瘤发展,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极少有根治的可能。目前,肿瘤根治依靠的是在肿瘤早期进行外科手术或者放疗。如果想达到根治,必须依靠早期筛查,如果将这一过程再往前推一步,那就是预防。

  具体来说。现在虽然有很多治癌症的药物,但实际上药物能治疗的肿瘤真是很少。比如现在的好多生物药,实际上它能做的就是让病人多活三两个月,情况好的多活三两年。药物在这个时期只能起到缓解、改善、延长的作用。目前个别的靶药,对个别的肿瘤和极少数的个体,可以起根治作用。但这种案例,不具备普遍性。肿瘤要想真正治愈,就是两种方法——切掉或者烧掉,切掉就是外科手术,烧掉就是放疗。但可以使用这两种方法的前提是肿瘤是早期,无远处转移。

  不过,云平相信不久将来癌魔会被现代科幻般的西医技术征服。去年底,在公司仓库里郭老五就对云平感慨道:“现在西医科技这么发达,怎么就拿癌症没有办法呢?”

  当然,云平知道郭老五说的是癌症晚期,因为早两年他哥就是死于肝癌晚期。现在说起癌症,郭老五就会脸色苍白,手指发抖。

  云平回道:“会有办法的。你想想,癌症也是一种活的生物,既然是活着生命的东西就一定会有办法弄死它的技术。世界上没有不死的生物,只是过去人们没有真正找到杀死癌症的办法。”

  郭老五道:“普通人就不用说了,现在每年都有很多富人,明星死于癌症。既然有办法,那些有钱人还怕付不起医疗费吗?”

  云平道:“癌症也不是什么新的病,它是人类生命的传统勾魂使者,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妖魔。要是能简单打败它,癌症也不会成为老妖怪了。”

  郭老五道:“就是呀。人类还是没有办法消灭癌症的。”

  云平道:“过去西医都不知道癌症是什么东西,直到今天西医科学家才弄清楚了癌细胞就是人类自身基因突变造成的,而后又神奇般地诞生了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随着基因工程的飞速发展,免疫治疗和细胞基因治疗慢慢地开始出现临床试验了。既然办法有了,攻克癌魔是迟早的事。”

  郭老五叹道:“为什么世界这么多科技工作者,就不能把那些好的技术快点用来治疗癌症呢?”

  云平道:“是药三分毒。中医如此,西医也是如此。科学家总要经过反反复复实验,经过严格安全性评估,人命关天可不是儿戏。否则,急匆匆地上路,把神药变成毒药了。记得十年前,在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横空出世时,一些利欲熏心的私立医疗商业集团打着高科技的幌子在添油加醋地大肆宣传他们的医院用世界最前沿科技可以轻松消灭癌症,结果却因为技术不成熟甚至还在概念中就出了人命死亡事故。这种恶劣事件在当年是轰动了全国,人家花了那么多钱,相信了高科技神药,结果却死了。当时影响非常大,甚至很多人把免疫治疗视为伪科学。这造成了当时对科学技术进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当年正在发展的前沿科技基因治疗科学研究和实验也因此被迫暂停。”

  在云平眼里,西医科技的最大特点就是针对性强。如过去古时人们闻风丧胆死亡率极大的烈性传染病鼠疫、天花、麻风都在现代西医科技的疫苗接种下被人类彻底征服。包括这次疫情爆发的新病毒,最终征服的良药依然是人们翘首以盼的疫苗接种。

  云平认为,中医有药理,有医理。但是这些都要基于对病人的辨证施治。中医里面,肿瘤的“虚”不全是营养不良的虚,而是机体的平衡被打破了,正气被打破,人体正常的调节功能紊乱了。肿瘤是一种免疫紊乱,脏腑功能失调。所以更要讲求平衡。这或许就是中医和癌肿瘤几千年来交手都无法战胜癌瘤的原因。因为中医治病中心思想是“平衡”而非追求彻底消灭,这也是过去中医一直无法消灭鼠疫、天花、麻风等瘟神的原因。包括这次疫情爆发,张中一院士采取的“中药漫灌”宣肺败毒颗粒,虽然不是特效药,但对疫情防控起到了非常积极作用,特别是让感染者大多数阻止了向重症发展,这次疫情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向重症发展。

  这次国家中医队投入实战,给西医疫苗研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就跟一场战争一样,能为特种部队赢得时间,就是有实战价值的。这次疫情阻击战中,张中一院士的“中药漫灌”宣肺败毒颗粒,减少了重症病患,减少了死亡率,就减少了恐慌。一场瘟疫大战,比病魔还可怕的就是恐慌。中医的价值还是实打实的体现了出来,再也没有人怀疑中医的价值了。

  当然,最后要赢得全部抗疫战争,靠得还是高科技疫苗接种。陈国威院士不辱使命,能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西霸国占尽西医科技优势的现实中,领先世界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当然,陈国威院士也是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从抗疫前满头黑发到白发满头,这其中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过去我们国家开发一种新疫苗到可以上市接种,基本上是十年时间。这次能突飞猛进,当然是特殊历史时刻和借助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高科技基因工程技术才大大缩短了疫苗研制时间。mRNA的技术彻底改变了疫苗学领域。mRNA作为一种全新的基因技术已经在针对特殊靶标的药物开发方面取得了成功,mRNA技术被比作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这种技术能够使制药商通过将新的遗传密码插入人工合成的mRNA来改变其靶标,mRNA可以向人体发出指令,使其产生特定的蛋白质。与传统的生物技术相比,mRNA在疫苗中的应用优势是灵活和快速,传统的疫苗研发技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生产和纯化蛋白质并生产疫苗。mRNA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被给予厚望的开创性的新兴生物技术,它的商业化已经在新冠疫苗的研发中得到验证。研究人员认为,使用mRNA技术可以加速艾滋病毒疫苗的研发速度。因为艾滋病是人类传染性疾病事到如今的第一毒王跟癌症一样,目前依然没有可以真正上市使用的特效药。

  不过,新冠疫苗“特效药”是出来了,但需要严格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数据,只有符合安全条件了才可以上市,否则急匆匆接种后果不堪设想。是药三分毒,永远是没有错的。

  同样,得益于基因科技成熟发展,人类期盼几千年的癌症“特效药”终于诞生了,即“癌症疫苗”出现了。人类终于撬开了癌魔的城堡大门,但是跟所有的疫苗一样,是药三分毒,癌症疫苗研制成功还需要经过反反复复大量的临床试验,离真正上市的路还很长但至少撬开了征服人类从古至今第一健康杀手癌魔的大门。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中医也好,西医也吧,神医神药已经没有暗箱操作的可能,也没有发展的空间。一切都必须以科学数据为基准。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能迷信科学,不能凭空想象没有依据地夸大或否定科学。可喜的是在一代代生命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第一个正规的基因细胞研究临床试验大型医院在超级大城市江东城开始试运营,并以我国著名的肝胆外科领军人物“梦超”命名医院即“梦超医院”。当然了,目前“梦超医院”主要还是研究型医院,也是第一个汇集世界最顶级科学技术专攻癌症的医院。也许是考虑大量前沿科技才把“梦超医院”定义为研究型医院,并且还是以股份制方式运作,即国家公立江东大学和全国最顶级私立细胞基因科技研究集团合作,这样更便于实际管理和操作。当然,这么高大上的股份制医院,也是需要盈利指标的,所以在“梦超医院”看病是相当昂贵的。一般家庭还真的是消费不起。另外作为试运行的研究型专攻癌症的科幻般技术医院“梦超医院”,也是有很多不特别成熟的地方,毕竟人家定义的就是研究型医院。

  鸳鸯时不时地打电话问養養她的同事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没有。

  安安和静静长久闷在家里也会闹点别扭,但这是人之常情。大人们都闷得慌,何况是孩子?云平没有一点责骂孩子,除了理解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去每当云平稍稍教训了一顿安安或者静静,鸳鸯和金晶龙就会跳出来添油加醋,巴不得把平时看安安和静静淘气想打一顿的火气让云平出手替他们教训一下孩子。鸳鸯和金晶龙,这种三观不正的心态,让云平大感意外。自此云平就再也没有在鸳鸯和金晶龙面前骂过安安和静静。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吵了后,自己又好了起来,无需大人们多嘴多舌。

  即使现在和娇娇天天都在家里,但云平对于房事热情基本消失了。也许是受娇娇冷淡性的生活影响,也许是真的老了。

  云平相信国家的力量,十分平静地认真看自己的书,构思自己的小说故事。

  自木子笺被打入牢房后,书院的教书担子就由云平一个人挑着。但云平心里十分担忧木子笺的安危,总是惦记着。

  知夫莫若妻,白梦贞早让青儿到牢房里保护木子笺不受欺负。

  当然,霍青也不是袖手旁观看热闹的人。他让霍齐跟牢官总督打了招呼。至少从亲戚情面上来说,霍齐还是木子笺的姐夫。另外,霍齐对郭泽也是很看不顺眼,他有意告诉了霍青,郭泽做官的来历不干净。郭泽原本也是登徒浪子,把一户姓郭考取进士成功的人害死,顶替入朝当官的。

  听了霍齐这么一说,霍青赶紧把情况告诉了云平。

  白梦贞闻言道:“难怪郭泽一家人身居高位而道德水准这么低,原来骨子里就是个十恶不赦的家伙。”

  云平道:“妹妹,我们有办法救木子笺吗?她真的是太冤屈了。这女子提出离婚要坐牢的规定实在是不合情理,况且木子笺完全是被郭槐骗婚的。不能让这么冤枉的事情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呐。”

  白梦贞道:“云平哥,不要急。我们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了。既然,郭泽不是进士出生,我们就要找到他杀人又冒名顶替的罪恶证据,把他告倒。”

  “不会吧。妹妹,郭泽可是当朝宰相,我们这样做有用吗?”

  “云平哥,你不是经常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人世间再大的官再大的势终错不了一个‘理’字。”

  “这当然是了,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我自有办法,一定要让郭泽郭槐绳之以法。”

  既然有千真万确的事实线索,这更难不倒会偷天换日,踢天弄井的青儿。白梦贞使出唤心术,让青儿回到平安府,并告诉她郭泽的事件经过,让青儿把证据收齐状告郭泽一家人。

  这当然难不倒青儿了。她带着狗宝、石斛、豆瓣、马鬃、牛黄,一起化身到郭府,从郭泽的藏宝阁中,搜到了当年他残害忠良的确凿证据回到平安府。

  白梦贞让云平拿着这些染血的证据直接告到皇帝那儿去。

  在铁证如山面前,郭泽大惊失色,无可抵赖,乖乖伏案并被打入天牢。为朝廷铲除了大恶,皇帝要重赏云平和平安府。

  云平婉拒了皇帝的恩赐,只求皇帝开恩放了木子笺出来。

  这点小小的要求,皇帝当即宣布木子笺无罪释放。

  云平谢了皇帝,跟白梦贞妹妹、青儿、狗宝、石斛、豆瓣、马鬃、牛黄,一起把木子笺接回到平安府。

  


  https://www.dldwx.cc/xs/25091538/684014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