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嫣然记 > 第14章 第十四章金山寺(中)

第14章 第十四章金山寺(中)


第二天,一家三口人早早的起了床,简单的用过了早饭之后就准备上山了,因着苏氏有身孕,王锐不放心让她亲自登山,就专门雇了上山的软轿,苏氏却觉得只有亲自登山才够诚意,但王锐的顾虑也确实有道理,于是俩人一折中,轿子跟着,若苏氏觉得累就坐,当然了,语嫣年岁小,也得以享受了苏氏相同的待遇,准备妥当,一行人就浩浩荡荡的上山了。

        语嫣觉得他们仿佛是前世的旅游团,跟着导游王老爹一起来个金山寺一日游。上山的路是一条很宽的青石板台阶路,台阶不是很陡,连语嫣这样的小短腿迈着都不觉得吃力。道路两边是一棵棵参天的松树,笔直入云霄,松林中还时不时的有几只小松鼠跳老跳去,语嫣兴奋的不时的大叫:“呀!爹爹,阿娘,那里有好多的小松鼠!”林子里不断传来他们快活的声音。一行人兴致勃勃漫步在翠绿欲滴的松林中,心情十分愉快,然后听“王导游”娓娓动听的讲起了金山寺的古。

        金山寺是前前朝末年弘一大师研修佛法的别院,这弘一大师堪称一代传奇人物,他俗家姓李,名远同,排行第六,是江南首富李家第六代家主嫡次子的庶子,他的生母笃信佛法,常年在家礼佛学经,据说他出生的时候喜鹊叼来带檀香的松枝,顿时满屋子异香,这事在当地一时传为奇谈。也被信徒认为是法师首次与佛结缘。法师的父亲很聪明,颇为其大伯父所忌惮,商人世家本就不比士族,嫡庶之分也不那么分明,向来信奉有能者居之。更何况他父亲也是嫡子,不过是嫡次罢了。所以家族内部在下任家主人选上一直是他大伯和他父亲之间角力。幼年的李六爷聪慧异常,过目不忘,在十六岁时就中了的解元,成为人人称道的江南才子之首,随后他娶了当时府台大人家的嫡次女为妻,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相较之下他的嫡兄和大伯家的堂兄就太过平庸了,所以兄弟们对他是种种羡慕嫉妒恨,不过是当时他们小二房风头正盛,无人敢逆其锋芒罢了,他的优秀也成为其父成功登上家主之位最重要的法码。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永远不知道命运在前方为你准备了什么。前前朝末帝昏庸无能,当时朝纲崩坏,老百姓民不聊生,整个社会千疮百孔,朝廷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李六爷的少年睿智,自然是看得到朝堂上的危险,于是他中解元之后就不再考了,带着妻子游学四方长达数年之久,在这期间他遍学名师,回到家乡之后就在其父的支持下开办了一个学堂,并立下学堂的规矩:只有经过他的考试方可进学堂读书,凡来学堂学习的学子一律不许带小厮,一应生活全靠自己打理,交不起束脩的学子可以在学堂帮工抵束脩;学子们着学堂发放的统一学服;学堂管饭,每顿饭一荤一素,一份糙米饭,可以不吃,但不许浪费;学习优秀的学子的科举赶考费用由学堂一应承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学堂主要是为了施恩广大家境平常甚至穷困的优秀学子。

        李六爷的才华果然很有号召力,尽管束脩很贵,但前来报考的学子们依然络绎不绝,不要说江南的大户们了,就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也想拼尽全力进学堂,李氏学堂的声誉在第一届学子们大半过了会试,三分之一过了省试后达到了鼎盛。李六爷长吁了一口气,他终于在动荡的社会中找到一个安静的小角落安放自己的小家。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江南最终还是闹起了民乱,李六爷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继任的吴府台希望他出面粉饰太平,安抚士林,镇压民变。李六爷当然不愿意,他偷偷安置好妻儿,自己便以钻研佛法为由住进了金山上的李家别院。但吴府台向来以心狠手辣著称,岂能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其实,上任府台李六爷的岳父清廉爱民,在江南经营多年,愣是把江南变成了乱世中的桃花源,而吴府台是宫里最受宠的吴贵妃的堂兄,除了游手好闲吃喝嫖赌,什么也不会。当年,他连秀才都是找人考的,吴贵妃在宫里得势以后,吴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知他怎么哄的吴贵妃高兴,在皇帝的耳边吹了枕头风,把他给弄到了江南这个好地方,顶替了李六爷的岳父。他上台以后,大肆收刮,天天到处找那些奇珍异宝源源不断的送进宫里讨好吴贵妃,他接任不过区区五年,名目众多的苛捐杂税就将富庶的江南刮地三尺,逼得百姓们不得不反,由此可见,吴府台有多么贪婪毒辣了。

        吴府台自然不会放过和他不合作的李六爷。他绞尽脑汁想尽办法逼他就范,此时,妒忌李六爷的堂兄李二爷出卖了六爷,于是吴府台抓了李六爷的妻儿,把她们秘密关在一个小院,以此要挟李六爷出仕,并且无耻的表示李六爷的妻子很漂亮,他不介意自己的第十个小妾是个残花败柳。信送到李六爷的手里,李六爷气的吐了一口血,吴府台厚颜无耻的在李六爷的妻子面前描绘李六爷是如何的狼狈,劝她好好劝劝自己的夫君,识时务者为俊杰,否则别怪自己翻脸无情。李六爷的妻子也是一个读书明理的烈性女子,她深知夫君的品行高洁,肯定不耻吴府台的人品,再加上夫妻二人鹣鲽情深,她不忍自己成为夫君的累赘,怕李六爷为了自己妥协,至于两个孩子,吴府台再无耻也不至于对两个孩子动手,她相信李六爷会想办法救出孩子们的。于是就在被抓的当天深夜,李六爷的妻子悬梁自尽,但她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两个孩子半夜睡不着,穿着单衣偷偷跑到隔壁来找阿娘,当时已经是初冬,结果俩孩儿惊吓挨冻之下当即发起了高烧,仆妇们照顾孩子也并不上心,等第二天日上三竿,仆妇们见孩子迟迟不起来,才觉得不对劲,赶忙去看,两个孩子已经烧糊涂了,即使是华佗在世也已无力回天了,两个可怜的孩子第三天便一起去天国找阿娘了。噩耗传来,李六爷连吐三大口血,大病一场。病好后,立刻剃度,皈依了佛门,法号弘一,在别院参修佛法,他的弟子们闻讯赶来,跪在别院门口三天三夜也没能挽回恩师的心。于是有的离开,有的追随……

        当时天下已狼烟四起,弘一法师的慈悲善良可谓是乱世中江南民众唯一的希望,法师的妻儿出殡那天,学堂的弟子们披麻戴孝在前,受法师恩惠的百姓们紧随其后,半个松江府一片雪白,人们在为法师悲痛的同时,也觉着前途一片渺茫。据说整整七天,吴府台及其家人不敢上街,害怕不知道从哪儿飞来个臭鸡蛋砸在自己身上……吴府台也因为这件事情彻底的失去了士林的支持,更是激起了滔天的民愤。一天晚上,吴府台的一个亲随割下了他的脑袋,领着脑袋投奔了当时还是义军首领的前朝开国皇帝英武帝。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随从的唯一的一个孙子在弘一法师学堂读书,他资质优良,是一家人的希望,弘一法师经常指点他,这孩子深深为弘一法师的人格魅力所倾倒,视法师如父,在弘一法师出家后,他不顾家人的劝导,坚决剃度追随法师。一家人就这样陷入了绝望。再加上吴府台平时为人也比较的苛刻,所以亲随动手时其他人佯装不知,叫他轻易便得了手。英武帝灵机一动,打着为弘一法师鸣不平的旗号,迅速的在江南站住了脚。并立下军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叨扰弘一法师的清修。后来各路英豪发现,只要说是为弘一法师鸣不平的,老百姓对其格外亲和。于是这个禁令,慢慢成为各路义军的共识,李家别院方圆百里成了乱世中江南唯一的避风港,于是,越来越多的民众聚集到李家别院附近,弘一法师的恩泽在战火纷争中庇护了千千万万的百姓。

        英武帝也视弘一法师为自己的福星,立国后亲去看望法师,据说俩人相谈甚欢,抵足而眠。后来英武帝亲手书写了“慈悲为怀”的大匾送给法师,后人感念法师的功绩,在他别院的基础上修建了金山寺,经过好几代的维修扩建方成如今的规模。最初上山的路是猎户们打猎的一条小径,后来历代的信徒们一点点的捐建,才成了如今的大道,因为弘一法师出生时喜鹊叼来了松枝,于是信徒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后,为表心意,都会亲手种上一株松树,历经两朝的风风雨雨,如今的金山寺周围松涛如海,足可见金山寺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听着王锐说着金山寺的往昔,一行人沿着丛林中的青石板路拾级而上,曲曲折折上到□□百米多高的半山腰,不知不觉就到了金山寺门前,抬头一看,金山寺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就映入眼帘!


  https://www.dldwx.cc/xs/25203405/146441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